國寶永子之誕生流傳篇
2017年12月19日15:58 | 來源:人民網-體育頻道

明代永昌(今保山隆陽)人李德章,生於一個平民之家,卻從小聰穎過人,能讀書,善弈棋,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后造權貴陷害被貶做朝廷一珠寶倉庫的司器。后因失火而被削職為民,遂離京返鄉。
回到永昌老家的李德章,眼見家中生活日漸艱難,忽然靈機一動,想起當年京城珠寶倉庫意外失火后,他無意中發現熔化的珠玉在澆水凝固后竟有晶瑩透亮的色彩,遂決心利用當地的瑪瑙、玉石資源,改造傳統窯爐燒結成的粗糙圍棋子。
一次次、一年年研制的失敗令他不得不變賣家產,后在好友的資助下,李德章愈挫愈奮,始終不肯放棄,歷經多年嘔心瀝血的反復試驗,在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終於成功用永昌盛產的瑪瑙、玉石、翡翠和琥珀等珍貴原料煉制成了圍棋珍品永子。
相傳一千多年前,道教宗師、又精於圍棋的呂洞賓雲游來到永昌郡(今雲南保山),在太保山南麓塔盤山下的龍泉池畔,見到一個孝敬母親的窮苦農民。大仙感其孝道,有心助他脫貧,便教他學會利用永昌盛產的瑪瑙、玉石和琥珀煅燒圍棋子賣,這母子二人自此過上了富足的好日子,永子得以傳播於世。
圖為:國寶永子
據載,永子雖興盛於明清時代,至今能夠得到較好保存的珍品卻極其罕見。如今,保山市永子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收藏的明代國寶永子被視為鎮館之寶,源自保山庄氏十七世祖,去世后,國寶永子由祖母段氏保存,傳后代子孫。
圖為:明代國寶永子(保山市永子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收藏)
圖為:庄氏十七世祖母段氏
(責編:李乃妍、張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