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棋牌

象棋特級大師張學潮:為團隊,甘做“千年和事佬”

2017年01月17日08:28 | 來源:信息時報
小字號
原標題:張學潮:為團隊,甘做“千年和事佬”

圖片

他7歲學棋,與許銀川、陳麗淳師出同門,是著名象棋教練章漢強教出的第三位全國特級大師。

他曾在2014年的亞洲象棋錦標賽中,以5勝2和的不敗戰績,為中國隊最終奪得男子團體賽冠軍立下赫赫戰功。

他算不上年少成名,也不曾有過太多能被棋迷記住的高光瞬間,卻屢次成為棋隊克敵制勝的“奇兵”,在2016年象甲聯賽總決賽上,他贏下了當天唯一一盤勝局,為廣東隊成就六冠偉業奠定了基礎。

他說,和棋並不一定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是為了團隊而行的策略。為了棋隊的最終勝利,我願做“千年和事佬”。

他,就是特級大師張學潮。

經歷·偶像力量助成長

1989年,張學潮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的一戶普通人家。作為廣東省著名的象棋文化之鄉,汕頭幾乎每所學校都在開展“推廣象棋進課堂”的活動,而張學潮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對象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是小學一年級大概六七歲的時候,因為學校的象棋推廣活動,開始愛上象棋。后來家裡人也比較支持,就把我送到章漢強老師那裡去正式學棋。”

有道是名師出高徒,在章漢強的培養下,張學潮的棋藝進步很快,在2002年時,他在全國象棋公開賽中奪得14歲組別冠軍,也是那一年,他見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呂欽,“當時,呂特大過來我們那邊選拔人才,對我也比較關注。當時覺得,能夠被自己一直崇拜的偶像注意到,真的是一件很興奮的事情。”或許正是這樣的一種興奮,讓張學潮在潛意識中為自己定下了進入廣東隊的目標。兩年后,再次在全國大賽中獲得16歲組別亞軍的張學潮,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表現,如願進入了廣東隊。

初到廣州,讓這位初次“背井離鄉”的汕頭小伙子有些不適應,“剛來的時候非常非常想家,為了排遣這種情緒,會經常去打打籃球,或者看看武俠小說什麼的。不過這幾年就少了,一方面找不到一起打球的人,另一方面也有了家庭的壓力,現在競爭這麼激烈,還是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鑽研棋藝上。”

征戰·外界評價不重要

從2009年到2016年,張學潮已為廣東隊征戰了8個賽季,並在3座象甲冠軍獎杯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跡。回憶起這些年的征戰經歷,張學潮用了“真是不容易”來形容,“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我經歷的冠軍有3個,每一個都感覺來之不易。特別是2016年的這一個,感覺是最難拿的,我自己都沒想過過程會這麼艱難。”

翻看張學潮在2016年象甲聯賽的戰績,6勝19和3負,驚人的和局率,也讓他被外界調侃為“千年和事佬”,這其中免不了有些戲謔他“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成分。而事實上,在高和局率的背后,反映的恰是這位小將強烈的團隊意識,“不了解的人可能很難理解,其實象甲聯賽並不是一個人的戰爭,我們是一個團隊在戰斗。今年我們的目標是奪冠,所以每個人的每盤棋都至關重要。一般情況下我是被安排在第三台,一二台一般就是許銀川和鄭惟桐。一般情況下,他們都是一勝一和,這種情況下,我這個第三局就顯得很重要,如果在沒有十足把握下貿然去求勝,那麼很可能就功虧一簣,從贏棋變成和局甚至輸。所以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會選擇和局,起碼力保不失。我覺得,個人的榮譽在團隊面前,真的都不重要,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應該是為了團隊的勝利服務的。至於別人怎麼評價沒關系,嘴長在別人身上,我們控制不了,做好自己就好。”

未來·希望下到下不動

棋盤前的張學潮沉默寡言,但在生活中,他卻是一個笑容爽朗、隨和健談的人,因此在棋界,他也是出了名的好人緣,“可能職業原因吧,我們能接觸到的人不多,幾乎都是棋界的人士。別看我們好像都很內向的樣子,其實隻要聊得來,都能成為好朋友,所以在這個領域我的朋友還挺多的。”

與很多棋手一樣,張學潮與妻子也是因棋結緣,“我太太和我是在比賽時認識的,她是山東姑娘,教棋的。不過我們女兒出生后,她就在家做全職太太了。”為人夫為人父后,張學潮也漸漸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越來越重,“因為我們經常是要外出比賽的,所以一有時間就回家陪陪她們母女倆。在家的時候也會上網下下棋,主要是練練手感。一家人在一起感覺就很滿足,等女兒大點之后,可能就會考慮接受網站邀請,去做些直播和講棋,現在還是先照顧好女兒吧。”

而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張學潮則表示,自己需要努力的地方還很多,“我覺得我的棋力還是有提升空間的,希望自己能夠在保持現有狀態下更進一步吧,畢竟棋手的職業壽命比較長,我覺得我還能下很多年,直到我覺得自己下不動的時候,才會選擇退役。退役后我應該也是會從事與棋相關的事業,不過現在考慮這些還太早,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真的。”

主帥點評

呂欽:他是我們的一員福將

被張學潮視為“偶像”的呂欽,在談及這位后輩時,用了“福將”二字形容,“張學潮真的是我們棋隊的一員福將,很多生死攸關的時候,有他在我們就能獲勝,所以我們都說他這小子真是有福氣的人。不過我總覺得,張學潮不應該滿足於目前的成就,他人是比較溫和,但欠缺了一種霸氣,一種我一定要爭勝一定要做第一的氣魄,如果有這個,我覺得他的成就會更高,會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專題統籌 胡明亮 專題策劃 魏必凡 專題撰文/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楊杏萍

(責編:歐興榮、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