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棋牌

人究竟比機器強在哪兒(金台論道)

張賀
2016年03月24日07:1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究竟比機器強在哪兒(金台論道)

  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與人工智能計算機程序AlphaGo對戰第五局,最終李世石投子認輸。這場舉世矚目的圍棋對戰以人工智能對人類4:1的結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們認為“機器隻會計算不會學習”“計算機隻能聽從人類的指令而不會創造”,如今在AlphaGo的勝利面前,這些說法不攻自破。學習、思考、創造不再是人類的專利,計算機完全可以具備這些被視為人類專屬特征的能力。在可預見的未來,隻要是機器能完成的工作將全部由機器擔任,哪怕是傳統意義上被人類視為獨佔領域的創造性工作如音樂、小說、詩歌等也不可能幸免。這樣說並非聳人聽聞,實際上美國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已經使計算機學會了自主創作樂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風格的“古典音樂”,就連資深樂迷都難辨真偽。IBM的工程師教會了一台名為WATSON的電腦自創菜譜,其食材和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類從未想過的,據品嘗過的人說“味道不錯”。就連我目前所從事的新聞工作也有可能被計算機取代,韓、美等國的通訊社已經使用電腦自動寫稿了。《第二次機器革命》的作者布萊恩約弗森指出,在很多情況下,今天的人工智能機器能發出比人類“更優化”的指令,“因此,人類和受軟件驅動的機器之間的關系可能正在日益變為替代關系,而不是互補關系。”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機器代替人做,那麼人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人究竟比機器強在哪兒呢?明確這一點意義重大,因為這才是我們未來工作和教育的努力方向。對個人對整個民族而言都是如此。

  我覺得,盡管人工智能未來會極其強大,但有一個環節是它取代不了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互動。這個世界的所有問題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人與物的關系問題,一類是人與人的關系問題。人工智能擅長解決前者,而后者隻能靠人自己去解決。舉個例子,在今年2月武漢的一場人才招聘會上,有位老父親替大學生兒子去應聘。很顯然,不管這個大學生如何優秀,用人單位都不太可能考慮聘用他。因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單位還看中其他素質——理解力、溝通力,認真、堅韌、獻身精神這些對團隊成功至關重要的素質必須在面對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與評價。再比如,有人給你發來一封情意綿綿的情書,但如果你得知這封情書是他利用電腦軟件自動生成的,你會有何感受?你會如何回應?我想正常人的反應一定是“滾”。

  計算機寫出的樂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難給人情感上的觸動,因為其背后缺了一個必不可少的元素——人。能激發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創造的最終是人而不是機器。

  在一個社交媒體連接一切的時代裡,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美國學者杰奧夫·科爾文在《被低估的人類》一書中指出,人際互動是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對於一個創新團隊而言,人際互動越廣泛越深刻,創造力就越大。書中講到,為了增加陌生員工之間的交流互動,谷歌公司甚至在餐廳中刻意設置排隊時間和飯桌長度,以保証員工必須坐在一起用餐,增加隨機交流和碰撞的幾率。靈感的火花往往就在跨界交流互動中產生。這樣的例子在人類文明史上是屢見不鮮的。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決“從一到無窮”的問題,而人所要解決的是“從零到一”的問題。沒有“從零到一”這個環節,就不會有“從一到無窮”的發展。人工智能能“解決問題”,但“提出問題”仍舊是人類的特權。

  人究竟比機器強在哪兒?答案也許就是:人有人性。人性是推動人類超越自己的內在動力。因此,未來最具創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豐富與深刻程度上領先的人和民族。我們的教育應著眼於人性本身的挖掘,以豐富和充實人性為目的,把人視為最終的目的,而決不能把人視為工具或者手段。

  在李世石與AlphaGo的世紀對戰中最讓我感動的一個段子是,電腦:“你明知一定會輸給我,為什麼還不投降?”人類:“笨蛋,因為我是人啊。”

(責編:楊磊、胡雪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