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棋牌
人民網>>棋牌>>正文

中日擂台賽30周年紀念活動 棋聖歸來話當年擂台風雲

厲苒苒 張建東

2015年07月27日09:38  來源:新民晚報  手機看新聞

聶衛平為棋迷復盤中日擂台賽經典棋局 周國強 攝

猶如電影中那位威風凜凜、紅袍加身的齊天大聖,在黑白相間的圍棋世界,棋聖聶衛平這個名字,曾經制造的是遠超體育范疇的影響力。

30年前,他以力挽狂瀾和獨木擎天的氣勢,引領國人踏進激情燃燒的圍棋歲月。連續三屆中日圍棋擂台賽上近乎神奇的表現,讓他成為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驕傲。

近日,中日圍棋擂台賽30周年紀念活動在上海靜安區延安飯店舉行,63歲的棋聖歸來,復盤當年的經典棋局,為圍棋愛好者們講述了當年的擂台風雲和赤子之情。

復盤三十年前的棋局

眼前是一張三十年前的棋譜,記憶的長河潺潺流淌,銘刻其中的對峙如今看來,依然有著刀光劍影的驚心動魄。

花白的頭發,瘦削的身材,63歲的聶衛平精神矍鑠,絲毫看不出一年多前他剛剛贏下了與癌症的鏖戰。笑著拒絕了工作人員搬來的椅子,聶衛平笑言,“想想當年就熱血沸騰,我先站著說吧。”

那是1984年,時值改革開放初期,中日擂台賽在中日棋界的共同倡導下正式啟動。

彼時日本圍棋有著“不可戰勝”的神話,而中國圍棋的整體實力尚不足以抗衡日本。當時在中方主將聶衛平出場前,中國隊已經全線告急。日本棋手小林光一連贏6位中國棋手,看上去中國圍棋輸掉擂台賽只是時間問題。

一子一子地回憶、一招一招地拆解,聶衛平告訴記者,這三十年間,自己並沒有太多如今日這樣的“復盤”機會。他坦言,盡管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對陣小林光一的這局棋,並非當年決定最終勝利的那一盤,但卻是最危險的一盤,“可以說生死就在一念間,至今想來,有時還有些后怕。”

1985年8月25日,聶衛平一行人出發前往日本。那時聶衛平心裡涌上了一個念頭,“我感覺自己能贏小林2目半……”當時他把這個感覺告訴了領隊華以剛,后者並沒有接話。

“我知道,他當時一定覺得我吹牛,因為我一直比較自信。但我當時真的是那麼感覺的。”聶衛平說自己連做夢都是贏小林光一2目半。

8月27日比賽那天,聶衛平沒有穿上一貫的西裝,而是穿上了一件紅色的短袖運動衣。過去在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聶衛平只是淡淡說道,“那是因為紅色在中國代表喜慶和幸運。”“這是我唯一一次穿運動短袖。”聶衛平說這件短袖有著一個故事,“這是我問一個乒乓球隊女國手要的球衣,就是因為上面印著‘中國’,但我不透露她的名字,我答應她保密。”

鄧小平說棋聖不好當

首屆中日圍棋擂台賽獲勝后,聶衛平經歷了好幾次平生沒有見過的熱烈場面。一張張老照片,真實還原了當年的狂熱:照片上,中國棋院的門口被密密麻麻的人潮圍住,聶衛平被簇擁其中,猶如眾星捧月一般。

“在北大、清華,熱情的學生們把我抬起,在校園裡奔走﹔在各個大學舉行的報告會,會場每次都要超員,過道裡,窗台上都坐滿了人。”

聶衛平至今記得在北大作報告時,一位學生遞上的紙條問,“在與小林光一比賽局間的一小時裡究竟想什麼嗎?是否想到祖國和廣大棋迷對你的重托呢?”

“我毫不猶豫念了這個問題,也真實地回答:作為一個棋手,當時考慮的全是怎樣才能把棋贏下來,所以我必須坦白地說,下棋時我是一丁點兒也沒想別的……”那時候學生們的掌聲讓聶衛平至今沒有淡忘。

1988年,中國圍棋協會授予聶衛平“棋聖”稱號,《人民日報》頭版新聞報道中寫道,“‘聖’是對功勛卓著的人的尊稱,棋聖是圍棋手的最高榮譽。”有趣的是,鄧小平得知此事后,第二天讓聶衛平拿証書給他看,他看了証書后對聶衛平說:“這個聖人可不好當,你還是當普通老百姓好。”

回家后的老聶越琢磨越有些心慌,“這政府公開頒布的‘聖人’稱號,從古至今也就我是頭一人。這樣大的榮譽我怎麼受得起?”后來老聶一直想找機會把這個棋聖辭了,這次在上海他對記者又說:“我也總有犯錯誤的時候,不敢當聖人。”

“回憶中日圍棋擂台賽,我的人生在那時好像達到了最高點,像黃果樹瀑布,從最高的地方‘嘩’沖下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感覺。但更多的時候,就像現在一句常用的話:常態。大家看到黃果樹瀑布下來以后就變成了潺潺小溪,平靜緩和地流著。”

聶衛平回憶激情燃燒的圍棋歲月

中日對抗到三國爭霸

中日圍棋擂台賽上,日本軍團以失敗成就了棋聖聶衛平的威名。而僅僅4年之后,相似的情節卻再次戲劇性上演,只是這一次,成就別人的綠葉,變成聶衛平自己。

1989年,第一屆應氏杯世界圍棋大賽舉行。打入決賽,聶衛平的對手是當時人們不太了解的韓國棋手曹薰鉉。前三局比賽,聶衛平2比1領先,隻要再勝一局即可榮膺首屆應氏杯冠軍。但由於后兩局比賽在新加坡舉行,偏偏他在從香港飛往新加坡中途出了“昏招”——竟在經停曼谷時下了飛機,等醒悟后趕回去重新登機時,急出了滿身大汗……加上飛機上空調很冷,到了新加坡就患了重感冒並發高燒。

強忍著身體不適進行后兩局比賽,聶衛平在戰局中昏招迭出,“第4局本來是我的大好局,直到最后的小官子階段都是我要贏的局面,可惜我屢屢錯失良機,最后不多不少讓曹薰鉉1點之優獲勝,那是應氏棋規中最小的勝負了。第5局,開局也是我不錯的形勢,可惜中盤我出大昏著,幾顆“棋筋”被曹薰鉉吃住,結果我隻有中盤認輸。”

“我曾不止一次地說,這盤棋令我痛憾終身!”聶衛平回憶道,應昌期先生曾說,應氏杯是因為聶衛平擂台賽贏了日本人而辦……“可惜我卻與它失之交臂。”贏了聶衛平和40萬美元獎金的曹薰鉉,回國受到了如當年聶衛平贏下中日圍棋擂台賽一般的歡迎。以此為起點,“曹快槍”在國際棋壇上頻頻斬將奪旗,“太極虎”迅速崛起,圍棋的世界格局也由“中日對抗”進入了“三國爭霸”時代。

輪流坐庄未出新偶像

本月7日,聶衛平現身世界圍棋公開賽64強賽賽場。這是自2013年接受直腸癌手術后,聶衛平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可惜持外卡參賽的他,最終不敵小自己42歲的“95后”新銳棋手戎毅。

被孫子輩的對手斬落馬下,這是否說明中國圍棋已迎來“小棋手”的時代?

聶衛平卻笑言,下這個結論依然為時尚早。“如今的棋壇百花齊放,世界冠軍越來越年輕,但大多卻如曇花一現,不能連續獲勝。”在老聶看來,冠軍“卡殼”輪流坐庄的情景恰恰証明年輕棋手依然有待提高,“他們具備實力,卻沒有統治力。”圍棋的世界並不靠“青春飯”,“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圍棋。”

在聶衛平看來,盡管因為圍棋運動地位以及時事局勢,“類似當年我和曹薰鉉這樣的時代偶像已無法復制”,但圍棋運動依然需要扎實的人才基礎以及層出不窮的優秀年輕棋手。本報記者 厲苒苒 張建東

場外音

體育的能量

以體育寄托民族精神,在中國體育史上,這樣的例子並不鮮見。

在第一屆中日圍棋擂台賽戰勝日本主將藤澤秀行九段后,聶衛平當時在日記中寫道﹔“中國本是圍棋的故鄉,過去故鄉由於外侮內亂,國運乖蹇,使得圍棋落后日本一大截。今天圍棋終於在故鄉熱起來了!”

就是在那段時間裡,眾多國人迷上了圍棋,而一個邁向開放的中國也因此而提振了精神。那個時代,和他一樣備受追捧的還有另一個體育偶像:中國女排——趕日超美,聶衛平和中國女排不僅僅是當時中國體育的榮耀,更是那個年代中國的一個符號。他們共同激發了一代人的民族自豪感。

體育所蘊含的能量,有時遠超運動的范疇。對於三十年的棋局,下的是棋,斗的是智,拼的是精神,圓的卻是中國夢。

或許正如曼德拉那句名言:“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相關鏈接

中日圍棋擂台賽

中日圍棋擂台賽是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圍棋對抗賽。

第一屆賽事由兩國各派8名選手,各設一名主帥,採用打擂台的形勢,決出最后的勝負。在頭三屆比賽中,中國隊均取得勝利。中國主帥聶衛平九段以保持九場不敗的紀錄,橫掃日本棋手,在棋壇上刮起一股“聶旋風”。

1997年,中日圍棋擂台賽在舉辦了11屆比賽后停辦。在總共11屆比賽中,中國隊以7比4佔優。在第十一屆中日擂台賽上,聶衛平的學生常昊以六連勝的佳績完勝日本隊,成為中日擂台賽的終結者。  

(責編:溫靜、楊磊)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