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古代稱為弈,在整個古代棋類中可以說是棋之鼻祖,相傳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世本》所言,圍棋為堯所造。晉張華在《博物志》中亦說:“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圍棋以教之。”舜是傳說人物,造圍棋之說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圍棋起源之早。傳說在黃帝時開始流傳,到漢朝時規則大體定型。
十番棋也稱十局棋,十局決勝。這種形式的比賽在我國明清時和日本都流行過。
比較有名的是黃龍士和徐星友的血淚十局,范西屏和施襄廈的當湖十局,以及上世紀初吳清源和日本超一流高手(木谷實、雁金准一、藤澤庫之助、橋本宇太郎、?田榮男、岩本熏、高川格,木古實等)的十番棋決戰。
上世紀初的鐮倉十番棋
這次的十番棋是在鐮倉(神奈川)的名剎建長寺、元覺寺,還有鶴岡八幡宮等地方下的,所以后來被稱為“鐮倉十番棋”。
1939年,自木谷實七段戰勝本因坊秀哉后,吳清源也成為七段。當時日本圍棋界八段空缺,九段僅本因坊秀哉一人,因此棋界實際上已經成為木谷實與吳清源爭鋒的局面。《讀賣新聞》社社長正力鬆太郎於是按古例策劃了“升降十番棋”,讓兩人爭奪日本圍棋第一的寶座。到第六局時,吳清源吳清源執白兩目勝,以五勝一負把木谷實降為“先相先”手合。至1941年,吳最終以六勝四負戰勝木谷實七段。
自鐮倉十番棋后,日本棋壇進入吳清源時代。
1933年,年僅19歲的吳清源運用自創的“新布局”,對陣本因坊秀哉名人,翻開了圍棋史上嶄新的一頁。
自1939年的“鐮倉十番棋”開始,吳清源獨霸擂台,在被喻為“懸崖上的白刃格斗”的“十番棋”擂台上連續15年,將日本當時所有一流棋士與之對局的交手棋份,不是降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充分展示了吳過人的意志和才華,也開創了圍棋的新潮流。